引起酒糟皮膚炎因素

酒糟肌的你是不是常常「皮膚會有灼熱、刺痛、發癢的感覺」?
甚至是有紅色像痘痘般的丘疹或膿疱,然後臉經常泛紅,
深受其擾的你,有想過是為什麼而有了酒槽肌嗎 ?
 
肌的病因目前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,但能肯定的是不論男女都有可能發生,酒它有分為先天跟後天因素

個人體質、賀爾蒙引起的熱潮紅等

紫外線曝曬、長時間在溫度過高的環境或是保養品使用不當,在飲食方面也是會有影響。

空污影響除了呼吸道,還誘發酒糟肌?

空污對健康的影響

空污 的議題,最近都被大家所關注,熟知的大概都是類似呼吸道方面的影響;可是,大家知道嗎?空污其實對皮膚的傷害也很大!到底空氣不好,對我們的皮膚會造成哪些影響?

主要分成兩大類:

  • 第一大類:皮膚科門診常見問題
    例如異位性皮膚炎、乾燥性皮膚炎、蕁麻疹、痤瘡(青春痘)等,以上症狀會因為空氣污染更為加劇。
  • 第二大類:老化
    空氣污染會讓我們老化得更快,會造成黑斑、皺紋的增加

出門前要注意什麼

除了看氣象報告當中的氣溫外,還會觀看「紫外線指數」及「空氣污染指數」。空氣污染指數可在AQ空氣品質監測網中觀看,其中以各色燈號表示空氣品質好壞的程度,例如我們常聽到的「紫爆」,也就是紫燈。

該如何防範?

  • 不是大太陽才要防曬

出門前,觀看了空氣品質的好壞,可以決定保養的等級,尤其是基本保養(清潔、保濕、防曬)中的「防曬」,它對於空氣污染的隔絕是有幫助的。

  • 定時深層調理

保養當中的「清潔」,可掃除肌膚表面的髒污,尤其定時做深層的清潔調理,也可防範因髒污囤積毛孔而造成皮膚的問題。

另外,皮膚科醫師也會建議,可選擇有抗氧化成份保養品,有益於還原空污傷害。

防曬可以預防空污?

有研究證實,有擦防曬的皮膚與沒有擦防曬的相比較,前者將讓空污對皮膚造成影響的機率比較大

UVA、UVB對皮膚的影響:

  • UVA:會讓皮膚老化
  • UVB:會讓皮膚發紅

防曬產品如何選擇?

  1. 「清爽舒適」是首選,因為每天都要擦,才不會造成皮膚的負擔及殘留。
  2. 選擇防曬產品要看SPF指數及PA、PPD指數。

SPF主要針對UVB的防曬,PA、PPD指數主要針對UVA的防護;只要防曬好這兩個,就不會讓我們又老又紅囉!

如何看懂防曬指數?

  1. PA、PPD指數,主要會根據它的「+」號或「★」號來選擇,加號起多、星號越多,則防曬防護功能就愈高。
  2. SPF指數的選擇,建議如果是去戶外要選擇SPF 50以上,如果只是一般的通勤、上下班,選擇SPF 30 就足夠了。

指數數字是一回事,擦得夠才重要!

防曬擦多少才夠?通常一張全臉,要4個黃豆的量(塗4層)才夠。

多久補一次?

如果是在戶外的話,每隔1-2小時補1次;一般上下班時,只要有走出戶外再補1次即可。

做好清潔和保濕很重要

這是我們生活當中一定要做到的兩個層次。因為空氣污染對皮膚的傷害,需要日常的清潔及保濕添加抗氧化成份的產品,這樣可幫助我們還原平常空污對皮膚的影響。

局家清潔保養的侷限?

一般較淺層的髒污可透過平日的居家清潔完成;但如果是較深層、囤積很深的髒污,就必須要有可以深層清潔的保養來做調理,例如:專業保養儀器的輔助(離子導入、超音波導入),才可幫助營養成份的吸收;另外可利用有水渦輪的科技、特調的肌膚精華,來幫助解決不同的皮膚問題,才會清得乾淨、徹底鎖住保養成份。

近幾年酒糟門診的病患增加,這跟長期以來空污對環境的影響有關,治療的方式除了醫師開立的口服藥物與療程外,平日做好日常居家保養及專業的深層調理,這才是最完善的照護且能事半功倍。

什麼是蠕型蟎蟲?

但隨著時間過去,研究發現「它」可能也是原因之一,它以前其實就出現在相關論文中
但最近在大家的討論下,又慢慢的浮現了,「它」就是蠕型蟎蟲
大家一定會覺得很難以接受,為什麼皮膚上面會有蟲 ! 先別害怕,讓我們先來了解它

有蠕型蟎蟲的原因

  • 衛生
  • 油性皮膚 ( 蟎蟲喜歡以皮脂腺為食)
  • 化妝(  睫毛膏或大量眼部化妝品的女性睫毛上的蠕形蟎的患病率往往較高)
因為蠕型螨蟲是與我們共生,它們通常存在於額頭,臉頰,鼻子側面,睫毛和耳道外,我們頂多被稱為攜帶者,不會有症狀發生;但如果是大量的螨蟲存在就不好說了 ,因為它可能會導致:
  • 紅色的皮膚
  • 皮膚質地粗糙,像砂紙一樣
  • 皮膚有燒灼感

如何預防蠕型蟎蟲增生?

  • 徹底清潔肌膚
  • 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
  • 環境清潔

酒糟皮膚新觀點 by 鄭惠文醫師

我常和門診患者戲稱,『酒糟』和『肝斑』是皮膚科兩大難纏的毛病,常常會犧牲假日一整天,就只上一種病,之前在端午連假的中間,就又上演這樣的情況,這真的是醫師的宿命,為了提供更好的治療品質,提升專業,連假日也都不放過進修的時間!

進入正題,酒糟的治療在這2-3年有許多新的觀念和治療方面的發展,而在臨床上,我們皮膚科醫師間普遍也有這樣的感受,發現這幾年困擾於臉紅敏感的人增加,增加的原因有很多,以後再另文討論,這次研討會主要是想了解臉部蠕型蟎(Demodex)的角色和如何診斷?(也就是學抓蟲啦!)
這次由形體美容整合醫學會和皮膚美容外科醫學會舉辦的研討會,在一開始陳姿秀醫師整理這幾年對於酒糟(Rosacea)最新論文觀點。

酒糟如何發生?

2015 JAAD的一張表格,很清楚的表達酒糟的致病機轉 (Pathogenesis ) 

J Am Acad Dermatol 2015; 72:749-58

邱品齊醫師很聰明的,將這些致病機轉,用易經來表現

把目前造成酒糟的因素,用『金木水火土』分別代表:皮膚屏障與皮脂膜,微血管與神經活性,先天與後天的免疫失調,皮脂腺與共生菌落(蠕型蟎),外在環境與接觸物質。其中『基因』也是佔了重要角色,很多病患常在門診問,我什麼都注意了,也減少刺激,保養品也都換敏感性的,為什麼我還有酒糟?這時候很多是Prototype Rosacea,基因也決定皮膚的表現。

(圖片取自邱品齊醫師)

但是在眾多的討論之中,有個角色在這幾年的酒糟相關的研究論文中,慢慢浮現,那就是『蠕形蟎』(Demodecosis),其實這隻蟲不是什麼新發現,在20年前還是住院醫師年代,其實都有念過,只是之前這隻蟲被默默擺在角落。蠕型蟎其實是人體共生的寄生蟎,主要在皮脂腺,簡單說,就是每個人都有啦!

接著邱品齊醫師運用易經的概念解釋酒糟的不同層面,例如致病機轉(剛剛提到),還有什麼酒糟會有什麼症狀需要注意,更重要的是,還要和什麼樣的疾病做鑑別診斷,詳細部分可以參考:ARMAS同好會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ARMAS.tw/?source_id=140116916035212

(圖片取自邱品齊醫師)

酒糟抓蟲為什麼這幾年特別的火紅

在國外有Forton的努力,在台灣有蠕形蟎專家-皮膚專科黃輝鵬醫師,對於蠕形蟎的研究十分深入,慢慢釐清很多臨床症狀,和蟎蟲數量的對比,開始讓這隻蟲從角落移到注意焦點的中央—-

既然每個人都有,那為什麼有些酒糟的患者特別是丘疹型酒糟(PPR-PapuloPustulo Rosacea),蠕形蟎的比例增加呢?

那是因為免疫調節的因素,有可能是本身體質,有些是外界刺激,讓免疫失調,加上蠕形蟎再誘發後續發炎反應,就讓酒糟的病程惡化下去。因為蠕形蟎的角色在整個致病機轉上越來越重要,加上這兩年都有治療酒糟的新藥,尤其是Soolantra(ivermectin;舒利達)乳霜的上市,讓酒糟的治療可以增加從不同路徑的控制。

而這個研討會的高峰,就是學習如何從患者臉上用不同的方式取得檢查的樣本,經由黃輝鵬醫師細心的指導,順利的看到患者臉上的共生蠕型蟎。

這張圖片很有趣,也是黃輝鵬醫師用蠶寶寶來比喻蠕形蟎吃掉表皮細胞,這也可能解釋,蠕型蟎在誘發後續皮膚一連串發炎反應的角色。

這個研討會我要特別感佩黃輝鵬醫師的研究精神,很榮幸他也是我高醫的學長,在台南開業很成功,重點是開業繁忙之餘,竟然還這麼深入的研究蠕形蟎這個主題,而且是要投稿到醫學期刊,專精的態度真的讓學妹與有榮焉,但也要好好和前輩學習,在皮膚科醫學這條路上,好好發揮所學,照顧疾病困擾的民眾!

LINE
Messenger
門診預約
檢測分析